学术科研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文传院跨文化与全球人文主义系列讲座“现代乌托邦的科学寓言:培根《新大西岛》中的政治、宗教与科学”成功举办
日期:2022-08-02 浏览次数: 字号:[ ]

7月30日下午,由研究生院、我院中华文化研究院、希腊研究中心举办的“跨文化与全球人文主义系列讲座:现代乌托邦的科学寓言:培根《新大西岛》中的政治、宗教与科学”在云端顺利展开。本次讲座由北京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王双洪老师主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吴明波老师、我院李向利老师参与研讨。我院黄薇薇老师主持讲座。校内外百余师生参与其中,跟随王老师“登岛”一观,探寻培根之思及古今之异。

1659321281(1)

 

首先,王老师以“Knowledge is power”之义引入讲座内容,介绍作者经历和成书背景,并将《新大西岛》分为遇难船员听到的讲述、提桑家宴、萨罗门学院元老的接见三个部分。接着,王老师对文题“新大西岛”之“新”释义,阐明其与柏拉图的《蒂迈欧》和《克里蒂亚》的异同,指出柏拉图和培根的共同点在于:都对政治共同体做了描述、都结束于不完整的对话;同时,二人所作在社会构建、德性讨论、故事结局等方面存在差异。

1659329543(1)

(王双洪老师)

 

基于此,王老师析解了新大西岛上政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论及科学为本撒冷带来了信仰,进而维持了秩序,指出培根对古典政治哲学的背离。古典托邦否认理想政治会在现实中存在,而现代乌托邦主义则试图建立这种理想。培根站在现代科学的开端,他试图构建人类在自然面前绝对自由的科学共同体,但《新大西岛》中的科学在超越政治的同时也离不开政治。

IMG_256

(左一:吴明波老师)

在与谈环节,吴明波老师指出,《新大西岛》以科学为内核,与《奥德赛》相似,是一个有关“拯救”的故事。吴老师从政制与知识方面入手,阐释《新大西岛》与柏拉图的《克里底亚》、《理想国》之间在自然差异、命运问题等方面之异。通过分析科学和宗教的关系,吴老师引出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政治体应当追求什么?在吴老师看来,新大西岛追求身体上的舒适,而无关乎精神生活,这引发我们对当下生活的进一步思考。李向利老师将《新大西岛》与卢梭《论科学与文艺》、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和柏拉图《理想国》相联系,指出培根不仅讨论的是科学问题,也是在讨论新式政治制度问题。在李老师看来,古典哲人往往注重民众德性的培育,而《新大西岛》却并不注重德性。

1659328707(1)

(李向利老师)

 

在互动环节,线上师生向王双洪老师就哲人与王的关系、秩序与幸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请教。黄薇薇老师代表我校师生再次向王双洪老师表示感谢,并期待王双洪老师能莅临二外,与我校师生进行更多的学术交流。

1659328838(1)

(黄薇薇老师)

 

本讲座系文化与传播学院“跨文化与全球人文主义”和“研究生学术大讲堂”活动之一,得到了学校科研处和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

 


学术交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