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跨文化与全球人文主义系列讲座——“培根寓言论”成功举办
|
||||
|
||||
6月15日,洪堡学者、博士生导师、海南大学社科中心程志敏教授受邀为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师生们做题为《培根寓言论》的学术讲座,黄薇薇老师主持本次讲座。校内外学者与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程老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热点话题作为导入,引出对培根寓言论的讲解。程老师指出,培根的著作大量以神话、寓言和一般意义上的“故事”为表达方式。寓言虽是较为浅显易懂的文学形式,但培根讲寓言故事的著作《论古人的智慧》却是一本“天书”。程老师认为,培根对寓言的理解是曲高和寡的,正如培根之于西方哲学界,也是备受误解。有些寓言常作为文字游戏,但更多的寓言却含有丰富而隐微的内涵。寓言并不普通,有时甚至难以捉摸,且难以企及。 接着,程老师指出,寓言古老而神圣。人类经典,莫非寓言,中国的十三经、佛教的几乎所有典籍、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基督教的《圣经》等等,都由大量的“故事”或寓言组成。正如锡德尼所说,最初的一切都是以诗和寓言的形式出现。其次,程老师解释了寓言的“显与隐”。寓言看似简单,实则饱含深意。寓言可以用以教化,但寓言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彰显”某种道理,同时也可以“隐藏”。培根在《论古人的智慧》中借助寓言既弘扬科学,又含蓄地批评了狂热的科学主义。显隐之间,善莫大焉。 最后,程老师主要讲解了寓言的限度。在培根看来,西方人过于依赖故事。寓言轻松易学,是很好的教育方式,但也不能滥用。培根关注事实,寓言毕竟是故事,与真实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培根更为关心科学与知识,所以他担心的问题是寓言会耽误、误导甚至败坏科学。 讲座的尾声,王双洪老师与黄薇薇老师就本次讲座的论题进行了回应,进一步讨论了培根的科学观和宗教观。参与讲座的同学也向程老师请教了相关的学术问题。最后,黄薇薇老师引用《庄子·天下篇》对寓言的讨论作为本次讲座的结语,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与启发,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文案|曹嫣然 图片|曹嫣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