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跨文化与全球人文主义系列讲座——“论文写作:查重、索引以及GPT的挑战”在我院举办
|
||||
|
||||
2023年6月20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崔柯教授莅临我校文传院,做了《论文写作:查重、索引以及GPT的挑战》主题讲座,并与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专业师生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讲座伊始,崔柯老师从“查重”和“引文索引”谈起,表示重复率高低并不能绝对完全反映学术水平。而“引文索引”,即被引率和影响因子而言,我们在论文写作中追求的应该是原创性与对话性的平衡。其次,崔柯老师谈到,核心期刊都在增加青年学者的比重,这对鼓励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接下来,崔老师集中性介绍了一篇好的期刊论文需要具备的几个方面:第一是有限篇幅,一般期刊论文的字数会限制在1.5-1.8w左右,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篇幅(包括注释)中解决问题。第二是问题意识,可以有新知(获取信息)、新解(深度阐释或者加深对已有问题的理解)和心得(方法路径启示)。第三是学术史意识,老师强调,我们不可无视前人所做的工作。第四是文风,清晰流畅,不可晦涩缠绕,兼顾行内行外。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语言表述的清晰性应该相辅相成,学习师长时也应扬长避短,勿买椟还珠。第四,应该注释规范、统一。第五,引文需准确,引文核对应作为一个专门环节,读书笔记不能作为录入引文的依据,引文需要有节制,不要为引用而引用,更不要沦为别人的注脚。第七,标题应该清楚、准确、凝练。 最后,老师又提出几个建议:第一,文章是硬道理,精细打磨文章应成为一种习惯。第二,读期刊,精读泛读结合,了解学术前沿和期刊风格。第三,选择对口期刊。第四,要有平常心,发表与否不完全等于水平高低,不需要患得患失。第五,回到“自己的园地”这一理想状态。老师表示,身体是本钱,同学们要生活在论文的内与外,要在生活中发现快乐。作为刊物副主编,崔柯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文艺理论与批评》的相关栏目,表示期刊既取径于文艺,对文艺做症候式解读,在立足学科建设的同时,更重视思想性的探索和表达。同时,也从感性的文艺侧面出发,以丰富对时代构造的体认。 在研讨交流环节,赵京华教授认为崔柯老师的讲座内容很实际, 他的分享视角从编辑出发,为同学们如何写作论文提供了很多切实的建议。相信同学们都有非常丰富的收获,对于即将面临毕业论文写作的同学们有特别的指导作用。
文案|郝韵之 图片|郝韵之 |
||||